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损害,好发于面部。皮损通常为淡棕色、灰色、棕灰色、棕黑色甚至深蓝灰色的斑疹融合而成的片状色素斑。
	  
	  ★  国外临床分为3型:
	  
	  ⑴中央型:皮损主要分布于前额、颊、上唇、鼻和颏部;
	  
	  ⑵面颊型:皮损主要分布在颊和鼻部;
	  
	  ⑶下颌型:主要分布在下颌部。
	  
	  ★  根据伍氏灯(紫外线灯)下色素深浅将其分为4型:
	  
	  ⑴表皮型:伍氏光下色素程度加深,颜色更明显;
	  
	  ⑵真皮型:色素沉着斑不明显,光下颜色不明显加深;
	  
	  ⑶混合型:伍氏光下两型表现均可看到;
	  
	  ⑷不确定型:由于黄褐斑皮损色素加深或呈黑色,光下常不能辨认。
	  
	  ★  我国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:
	  
	  ⑴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,通常对称分布,无炎症表现及鳞屑;
	  
	  ⑵无明显自觉症状;
	  
	  ⑶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,女性多发;
	  
	  ⑷病情有一定季节性,夏重冬轻;
	  
	  ⑸无明显内分泌疾病,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;
	  
	  ⑹色素沿着区域平均光密度值大于自身面部平均光密度值的20%以上。
	  
	  ★  临床分型:
	  
	  ◆  1、按皮损发生部位分为4型:
	  
	  ⑴蝶形型:皮损主要分布面颊部,呈蝶形对称性分布;
	  
	  ⑵面上部型:皮损主要分布在前额、颞部、鼻和颊部;
	  
	  ⑶面下部型:皮损主要分布在颊下部、口周和唇部;
	  
	  ⑷泛发型:皮损泛发在面部大部区域。
	  
	  ◆  2、按病因分为2型:  ⑴特发型:无明显诱因可查者;⑵继发型:因妊娠,绝经,口服避孕,日光照晒等原因引起者。
	  
	  ★  疗效判定标准:
	  ◆  基本治愈:
	  
	  ⑴肉眼视色素斑面积消退大于90%,颜色基本消失;
	  
	  ⑵评分法计算,治疗后下降指数≥0。8;
	  
	  ⑶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≥55。
	  
	  ◆  显效:
	  
	  ⑴肉眼视色素斑面积消退大于60%,颜色明显变淡;
	  
	  ⑵评分法计算,治疗后下降指数≥0。5;
	  
	  ⑶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≤15。
	  
	  ◆  好转:
	  
	  ⑴色斑面积消退大于30%,颜色变淡;
	  
	  ⑵评分计算,治疗后下降指数≤03;
	  
	  ⑶色素沿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≥5。
	  
	  无效:
	  
	  ⑴色斑面积消退小于30%,颜色变化不明显;
	  
	  ⑵评分计算,治疗后下降指数≥0;
	  
	  ⑶色素沿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≥1。
	  
	  以上是对“黄褐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?”的介绍,如果您还有想咨询的问题,可向富锦皮肤科医院的在线专家免费咨询,我们的专家会详细为您解答。
富锦北大泌尿医院 版权所有 注:本站所有信息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.如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。